:::

為加速國內產業體質轉型、減少國內產業事故災害、因應當前國內投資環境相對惡化、勞動力供需失衡、產業外移等因素所造成的經濟問題,必須積極改善投資發展環境、建立新的競爭優勢、降低整體營運風險, 產業安全衛生技術的提升除可避免職業災害發生外,亦能減少業者經營損失、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產效率與勞工就業意願、降低營運風險、促成產業永續發展。
本計畫以產業降災技術輔導、風險管理技術輔導、智慧化工業安全輔導、法規研議及訓練宣導等模式,協助產業界改善安全衛生工作。
- 產業降災技術輔導可分為一般性工廠應符合之法規符合度診斷輔導、工廠災害特性之進階改善技術輔導(如電氣火災預防、化學品暴露、人因工程、機械設備切割夾捲、感電等…), 以及曾受輔導工廠之改善落實追蹤查訪輔導,透過量與質的雙重輔導下,期望降低工廠災害事故。
- 風險管理技術輔導,協助工廠導入國際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及人因性危害預防技術輔導,協助工廠強化安全管理能力,減少工安事故發生及提升國際競爭力。
- 維護本網站「工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網」並擴充【雲端輔導資訊平台】功能,提供事業單位加強自主管理能量,擴充週期性提醒功能及相關法規依據、工具以及表單等,以延續計畫對事業單位於法規符合度之輔導成效。
- 辦理各類產業安全衛生之訓練宣導及成果推廣活動,全面提升國內安全衛生與防災水準、減少事故災害及職業災害發生。
本計畫依據上開理念及下列有關法規、國際趨勢之意旨和產業需求,特研擬本計畫。
1. 「工廠管理輔導法」第26條規定,工業主管機關為促進工業發展,應就工業污染及工業安全衛生之防治或管理技術,對工廠實施輔導。
2. 協助製造業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法令、消防法令及其他工業安全衛生相關法令之要求,增進工廠操作安全,改善勞工作業環境,以防止工安事故及職業災害發生。
工業安全智慧化輔導計畫
一、產業降災技術輔導
- 法規符合度診斷輔導 依遴選原則遴選至少115家廠商納入輔導。每家受輔導工廠臨廠輔導至少2次。
- 進階改善技術輔導 針對易致立即危害、需進階改善、改善能力不足之工廠,至少輔導45家。
- 追蹤查訪輔導 調查及追蹤本局過去輔導之廠商改善情形,優先以易致立即危害項目(如感電、切割夾捲、火災爆炸、化學品暴露等)為追蹤輔導對象,至少完成20家。
二、風險管理技術輔導
- 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技術輔導 遴選3家工廠,輔導導入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 人因性危害預防技術輔導 遴選1家廠商進行人因性危害預防技術輔導,內容包含人因性危害調查、 全面性風險評估、現場改善建議、控制追蹤之建立及建置符合法令之人因性危害規範並採取有效預防管理制度等。
三、智慧化工業安全輔導
- 網路維護與推廣 提供年度輔導資訊(輔導項目、數量和內容)、最新即時活動資訊等有關內容。
- 工業安全雲端輔導資訊平台 由前述網站擴充功能,提供事業單位加強自主管理能量,以延續計畫對事業單位於法規符合度之輔導成效。
四、法規研議及訓練宣導
- 輔導成果發表會 邀請專家及本計畫輔導廠商分享輔導經驗與成果,辦理1場次成果發表會。
- 風險技術研習會 依工業區轄區內產業或事故災害特性,辦理5場次活動。
- 法規研議或工安宣導 配合現行工安衛相關法規修正條文進行條文研議,或辦理相關宣導活動2場次。